博杯!!「師姐我有一點問題想跟三媽請示,我能不能博杯ㄚ??」「當然可以ㄚ,有時我自己也是如此的做,
當事情的意境or意思,或許我不能意會時,我也只能靠這種方式來填滿我的須知需求
~~當然是細細的問囉!!」在各大的道場常常都有一個角落,會放一些勸善的書籍或經典,有時我們都會害怕有些書中的個案是否揑造的,
我們不得而知,但在這小園地裡的個案是千真萬確的,除非主角死了~~死無對證,要不然都有證可查的。好吧!!借如此的開頭,講一個個案,大家腦筋急轉彎動動腦,看看我說的有無道理~~在前幾篇文章中的“無言以對”回應的一樓樓主細訴著菩薩說:無心之過不可怕,有心之怨甚疑慮!!不要有嘴說別人,沒嘴說自己!!
經我擲杯神佛指示:你根深蒂固的個性也不願意聽別人的意見,使的妳一錯在錯!!
謹記:修道之人--修心.修德.也須修口德!!其實各位仔細想,當我們有事要請示神佛時,一定是用我們的意思來反問神佛Yes或No,什麼時候神佛會講話,又會回答說:你根深蒂固的個性也不願意聽別人的意見,使的妳一錯在錯!!我想如果跟神佛“博杯”又有聲音回應時,那大家肯定會嚇到跑開的~~是看的鬼嗎!! 不是嗎??
再說:真佛菩薩是以「眾生平等」的方式看待每一位有情《是指有生命的》眾生和無情《植物》眾生,
絕不藐視任何一位眾生,甚至殺人、放火重大罪行者,他們願意放下屠刀《認錯》就會立地成佛不是嗎?“佛菩薩是不放棄任何一位眾生的”那什麼時候神佛會說如此的話呢??我想了又想~~終於理出一條頭緒來,ㄚ~~一定是人說的嘛!?各位!我們此生來當人是何其幸運,拜託!!不要動不動的借神佛之名來混淆視聽,在地藏經裡有提起~~假借神佛之名者必墮《無間地獄》,如是因、如是果~還是小心一點的好。“博杯”是道法中的一個方式,我們是於介“杯”跟神明溝通,用個人的思維邏輯去表達意思,
當下你心中所想的詞句就足以代表你自己的修為深度,因所有的詞句都是從自己的心念說出來的,
不相信你用想像自己在博杯的情境,
是不是從頭到尾都是自己所說所發的問題呢?
而且若無對方的允諾自己怎可代問別人的私領域~~這不就猶如小偷的行徑是吧!!
我想這一塊的思維大家也必須要小心。
而當事者《若心中無嗔恨之意》,
用清淨心把事情分詳細一點,用自己口語話的方式,一段 一段的請示神佛,
請示出的答案~~我想會更正確一點吧!!若當下心中有嗔恨之意太重時~~不清淨時
當然表達的字眼就比較嗆辣,我想任何人都應該看的出來,
當然出來的答案也會不太可愛。
方法~~重點是當下在擲杯時也要抱著誠心與客觀的心態,
出來的答案可信度就很高。看不懂是吧!!好!!再舉一例~~眾天尊佛在上,弟子某某某有一事相求,「弟子最近想換工作不知可不可行,說明要換工作的原因,
弟子愚昧懇請仙佛指示幫忙??
若可以~~ 請出“聖杯”不可行~~請出“蓋杯”。」博杯”不都是如此嗎?請問若在這同時它們會講話,那就乾脆面對面聊一聊不就更快,幹嘛還要“博杯”呢??真搞不清楚!?有時一看到如此的回應,真的好氣又好笑,錯誤百出的。真不知如何回應。所以不要忘了!!修法是對內,《因任何的因果都是自作自受的,佛菩薩也無法代受的》,
應好好的把自己的知見拓開,把人世間的個案拿來當自己的借鏡,不要重道覆轍,
作為自己的警惕,把任何的經典作為自己的根基,
加以研磨好變成自己的智慧,小心行法才對ㄚ。學習要掌握精隨 不能滿足於一知半解要想掌握真正的本領 必須腳踏實地~~~~共勉之~~~~by 虛前子
2010年10月7日 星期四
-
博杯
訂閱:
張貼留言
(
Atom
)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