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過一年三媽的聖誕也過了,去年的現在真的是有夠“灰臉”,
一年都過了傷口之痛依然存在,真的是“俗仔”~~我也。
一年都過了傷口之痛依然存在,真的是“俗仔”~~我也。
人的故事是一種經歷的寫照,
但事實不可抹滅也只能淡忘不談不提罷了。
但事實不可抹滅也只能淡忘不談不提罷了。
記得不久前曾跟林師兄聊到,還願了願者的真諦~~只有做,
如果在今生做不出成績出來,那就是騙子,
做得出來別人看你就是真的。
做得出來別人看你就是真的。
回應篇裡莉青小師妹問到“修忍辱”之事,
這真是引入修法的上層境界ㄚ,其實光聽我常在描訴事情時~~
應該會有一種生動感及臨場感。
應該會有一種生動感及臨場感。
有人會問我~~師姐,你幹嘛那麼生氣等…。
那就太不了解我了,十幾年前還真常動怒傷到真氣《悶氣》,
氣得半死事情也是要做,後來自己慢慢得找到解套方式
《唸經、看書、持咒、打坐》,重點也來自“三媽”的調教~~
脾氣這麼差怎麼有辦法說服來的信眾,有理時也會變成無理。
慢慢的也被事情磨到沒脾氣。
《唸經、看書、持咒、打坐》,重點也來自“三媽”的調教~~
脾氣這麼差怎麼有辦法說服來的信眾,有理時也會變成無理。
慢慢的也被事情磨到沒脾氣。
當然傷心和忍辱是兩碼事《痛的點不一樣》,
若忍得下來又不放在心上那才算高竿,但並不代表事情沒發生過,
能轉移自己的念頭才是重要,
心中盡量保持喜悅的心,或許在對應人上面才不會再造惡。
能轉移自己的念頭才是重要,
心中盡量保持喜悅的心,或許在對應人上面才不會再造惡。
以我而言~~想起事件時,就把它當一件經過的事
《當下在想時也會心痛》,說過了傷心也就停止了,
因為畢竟是過去式了。
因為畢竟是過去式了。
我想任何一個不快樂的事,都會讓我們受到身心靈的創傷,
就只能學“菩曼仁波切”的話勉勵大家~~~
我們要用更多愛的心去關懷他、可憐他,
因為當他在怒罵或傷害我們時,
他本身動用的氣和力道都比我們大,
他的心其實是傷害得更深~~
因為他一定要表現得比你強才有辦法壓倒你。
就只能學“菩曼仁波切”的話勉勵大家~~~
我們要用更多愛的心去關懷他、可憐他,
因為當他在怒罵或傷害我們時,
他本身動用的氣和力道都比我們大,
他的心其實是傷害得更深~~
因為他一定要表現得比你強才有辦法壓倒你。
每個人的頭頂都有一片天,但修法的前提是真知修法的概要,
人最怕無知,以為離開或不去某某道場就可從新來過,
沒有的事!哪那麼簡單。因為畢竟是真發生過的事,
就是面對它釋懷它,解鈴還須解鈴人,
沒有的事!哪那麼簡單。因為畢竟是真發生過的事,
就是面對它釋懷它,解鈴還須解鈴人,
只有你自己才會知道那痛點。
忍功的前提就是忍,忍功的後段也是忍,
忍功的過程《中段》更要忍,在忍的過程中懂得去觀看自己
、反省自己,懂得去釋懷過程中所有的不悅,
去面對、去釋懷,先從內心去改變,而後外在舉止自然就會改變。
因為別人不能代表是你自己,你也不能代表別人。
、反省自己,懂得去釋懷過程中所有的不悅,
去面對、去釋懷,先從內心去改變,而後外在舉止自然就會改變。
因為別人不能代表是你自己,你也不能代表別人。
各位你可知,要有快樂的泉源也是要耕耘~~
就是先付出,快樂的付出。這是要經過努力、勤勞才能獲得的感覺。
就讓你自己做一個「種希望的人」,
一個能連接過去和現在的快樂修行人。
就是先付出,快樂的付出。這是要經過努力、勤勞才能獲得的感覺。
就讓你自己做一個「種希望的人」,
一個能連接過去和現在的快樂修行人。
by虛前子
師姐、各位師兄姐大家好
回覆刪除傷心與忍辱之所以不同,是否因為緣由對象的不同?
會傷得到心者,往往都是因為對方是自己重視的人;
忍辱者,也許只是淺淺交錯之緣的人。
我想(不知是否正確)
不管傷心或忍辱,是不是只是一個時點?
在那刻(時點)是有感覺的,如果回首那個時點,感覺就被拉回那個時點的感受,便再痛一次。
是否,我們不再回頭看時,單純,想起這個人或這件事,換以祝福的心,是否就可過了這關?
甚至是想起時,不起任何念,無祝福亦無痛感時,是否就不來不往?
當無所來無所往時,這關是否就過得了呢?
(我不知這個想法是否正確,但我試過之後,我的心境是開闊的、是微笑的。)
from莉青
每個人的“痛點”雖不一,會傷到讓我們有感覺的人,一定是認識的人。
回覆刪除就像會倒債和欠我們錢的人也一定是我們認識的人。
基本怎麼做會讓自己心情好一點,只要想到那個人的好跟壞對比一下,
知道哪個人的個性就好,寧可是結一下善緣,不要再結惡緣、牽拖沒完沒了。
就學會去善看每個人,讓自己心情好過,畢竟可憐和疼惜都是短暫。
就把當成一門功夫來修練自己的心胸和智商吧
網路轉貼~猴子理論~
回覆刪除實驗如下:
把五隻猴子關在一個籠子裡,籠子上頭有一串香蕉。
實驗人員裝了一個自動裝置,若是偵測到有猴子要去拿香蕉,
馬上就會有水噴向籠子,這五隻猴子馬上會被淋濕。
首先有隻猴子想去拿香蕉,馬上水噴出來。
每隻猴子都淋濕了,每隻猴子都去嘗試了,
發現都是如此。於是猴子們達到一個共識:
不要去拿香蕉! 因為有水會噴出來!
後來實驗人員把其中的一隻猴子換掉,
換一隻新猴子(稱為A猴子好了)關到籠子裡。
這隻A猴子看到香蕉,馬上想要去拿,
結果被其他四隻舊猴子海K了一頓。
因為其他四隻猴子認為新猴子會害他們被水淋到,
所以制止這新猴子去拿香蕉。
這新猴子嘗試了幾次,被打的滿頭包,
還是沒有拿到香蕉,當然這五隻猴子就沒有被水噴到。
後來實驗人員再把一隻舊猴子換掉,
換另外一隻新猴子(稱為B猴子好了)關到籠子裡,
這隻B猴子看到香蕉,當然也是馬上要去拿,
結果也是被其他四隻猴子K了一頓。
那隻A猴子打的特別用力(這叫老兵欺負新兵 呵呵!)
B猴子試了幾次總是被打的很慘,只好作罷~
後來慢慢的一隻一隻的,所有的舊猴子都換成新猴子了。
大家都不敢去動香蕉,但是他們都不知道為什麼,
只知道去動香蕉會被人扁。這就是「傳統」的由來。
當你接受某種環境的制約而失去反省及思考能力時,
將永遠不會有新的解決方法,個人的能力就成為負成長,
長此以往將成為窠臼,也就會變成"不長進"
也許我們就是其中一隻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