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事時間只開放一三五晚上7點至10點30分。 若有任何更新,將另行公告。

2016年12月10日 星期六

-

四大名山~五

將要離開清涼山囉,一早要上小巴前看到了賓館停車場上的每台車上都
覆蓋了一層薄薄的霜,查了一下現在溫度零下2 而已。
大家上了小巴同修中有位師兄昨放在車上得一瓶水竟結冰,
可見這半夜的溫度可能更低囉。台灣冰箱冷凍庫的溫度一般都才零下5度已。
讓大家很驚喜的都拿過來看一下,恩~真的結冰了。

離開清涼山的過程也是座小巴到另一個山頭的城市~
在前一天我們在黛螺頂時因為山上的路都已鋪上一層薄冰了,
地陪拜託大家等等上車時千萬不要提大家行走困難之處,
怕會影響明天司機開車的壓力,因為今天所走的會有一小段同樣的情況,
但我們司機技術很好的,也請大家不用擔心。


拜拜囉~五台山,後會有期,我希望有機會把五個平台走完,
重點能親身感受虛雲老和尚走過的路體會當時求法的艱辛。
這是我想的。當車上路時,慢慢的從這山頭到另一山頭,
兩旁真的白雪靄靄的。真的美,但也真的冷。



雖還沒到目的地那時地陪為分散大家的注意力,
在車上講了很歷史故事或兩旁的奇景,
真的美因為大自然的景觀實為讚嘆。
但我心擔心的是路面上的薄冰ㄚ,一車人的安危。
我當下祈請昊天大道院的金龍大太子爺幫忙,幫我們開路,
真的真的怕危險,有些事是當下不可說不可說,
怕影響大家興致的。


在台灣若不上合歡山怎會看到此景象。冷冷風順著小巴車身的縫隙吹了進來,粱董叫著開個暖氣吧,開車的司機在大陸管教師傅的,暖氣早就開了,
這是這啜山的高峰冷一些,待會過了這兒就會好多的。


開在蜿蜒的山區小路,我們聽著地陪跟著粱董聊到,
這我們這有為的政府習大大怎麼不趁著小月整理整理路面的,
師傅聽了怎麼整理,冬天裡路面滑著冰工人也危險吧,
夏天遊客又多也只有這條路可以翻山的更是動不得ㄚ。
唉呦~我想的是再怎麼大有為的政府
都還是無法滿足各個百姓需求的。


師傅一路的時速我想是3040吧,總之~慢,曲延的小路連會車都困難,
當車開上五台的最頂端就是最有名的東台跟北台的交會處,
地陪示意要師傅找個安全地讓大家下車拍照留戀,此時這裡是陽光普照,
腳上踏著淺淺的雪部會滑,但溫度是零下9 度。
一下車踏著小雪冷風一吹真滿有感覺的~酷。

望眼看去高山一片雪白若有看到所謂岔路都是雪ㄟ。
這時腦袋瓜突想起一首歌~踏雪尋梅


 享受一下陽光和雪景的映入眼簾,上車了。
地陪此時說到我們的下一站是大同的懸空寺,正細細的說明其歷史。
但也因年代久遠,當地的政府也把那當初險峻的地理稍作改正,
但那寺裡的僧人也不在此了,純做光觀之用。

我們的下一站是~山西大同市的懸空寺
也是北嶽恒山最著名景觀,被稱為天下巨觀的空中樓閣~
〝懸空寺〞;懸空寺是國內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獨特寺廟,
建築特色可以概括為“奇、懸、巧”三個字。


到了懸空寺,依需的地陪買票而我們大家慢慢的往上走。
懸空寺是依峭壁而建的,當初的建築是無一鐵釘密合的,
純然木頭卡榫可見當初的木匠了得,本來寺廟離地有一千多高尺高,
但日後大環境天然變化太快了,當地書記為了保存一千多年的寺廟,就從地上做功夫堆砌,現地面離寺廟是5百多公尺高了。

 當大夥進了寺廟裡卻是一人可行的寬度,若兩人相會必要側身而行,
那走上的木梯也是千年前所造的,陡峭狹小,寺廟依然有幾個殿堂,
但我依循而看真的變純屬光觀了,一點靈氣也沒。
但也只能說古人的智慧超級厲害,為了讓佛菩薩存在,
甚麼險峻的工程都可完成的。
我們的顧師兄跑到前頭吆喝著我們一起把頭探出來,
瞧~喀嚓一張張的相片要入鏡的人就要想辦法自己卡位囉!!!


下了寺廟地陪介紹了一下當初~戰道、棧道、商道。
歷史的演變從哪裡走到哪裡,當初的人為了生存刻苦如何漫長的翻山越嶺。
哪像我們包著小巴來看著景象聽著過去歷史。
唉~我們還算是好命之人ㄚ。


地方的空曠寒風刺骨,抬頭一看那山崖峭壁的石頭是很堅硬的石頭,
真不知古人當時的毅力是從那兒來ㄚ。
我們在那懸空寺山下留影大家的倩影。

上了車地陪想在當地的某個餐館為我們安排午餐,哇~落空,
地陪跟著師傅聊到還有哪可食用,一家找過一家的真的是淡季,
很多店家都關門了,而我們堅持要素食更是難找。
好不容易挨到一家,但其衛生讓人看到都會退而三步。
沒辦法ㄚ就將就了。

吃完午餐就再往下一站走囉~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中國三大石窟之一、
世界文化遺產位城西十六公里以氣勢宏偉,雕刻精細著稱於世。
雲岡石窟雕刻在吸收和借鑒印度犍陀羅佛教藝術的同時,
有機地融合了中國傳統藝術風格,
在世界雕塑藝術史上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成為中外遊人傾慕和嚮往的旅遊勝地雲岡石窟(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是中國三大石窟群之一
在行車的過程中,地陪細心的先介紹石窟裡每一窟的歷史,
下了車進了裡面,園裡真的真的大,天色也漸漸的黑了,


地陪叫了遊園車下了石窟的第一個說起,大家起初都探頭進去看,
聽著解說每窟每窟的過,有些已經都被時間摧殘掉了,
只能看出個大概,最精彩的是1520窟了。


第一窟、第二窟兩窟為雙窟,位於雲岡石窟東端。
一窟中央雕出兩層方形塔柱,後壁立像為彌勒,四壁佛像大多風化剝蝕,
南壁窟門兩側雕維摩、文殊,
東壁後下部的佛本生故事浮雕保存較完整;
二窟中央為一方形三層塔柱,每層四面刻出三間樓閣式佛龕,
窟內壁面還雕出五層小塔,是研究北魏建築的形象資料。 
第三窟,是雲岡最大的石窟,前面斷壁高約25米,
傳為曇曜譯經樓,窟分前後室,前室上部中間鑿出一個彌勒窟室,
左右鑿出一對三層方塔。後室南面西側雕刻有面貌圓潤、
肌肉豐滿花冠精細、衣紋流暢的三尊造像,本尊坐佛高約10米,
兩菩薩立像各高62米。從這三像的風格和雕刻手法看,
可能是初唐(公元七世紀)時雕刻的。 

第四窟,窟的中央雕一長方形立柱,南北兩面各雕六佛像,
東西各雕三佛像。南壁窟門上方有北魏正光紀年(公元520525年)銘記,
這是雲岡石窟現存最晚的銘記。 
第五窟,位於雲岡石窟中部,與六窟為一組雙窟。
窟分前後室,後室北壁主像為三世佛,中央坐像高17米,
是雲岡石窟最大的佛像。窟的四壁滿雕佛龕、佛像。
拱門兩側,刻有二佛對坐在菩提樹已頂部浮雕飛天,線條優美。
兩窟窟前有五間四層樓閣,現存建築為清初順治八年
(公元1651年)重建。 
第六窟,窟平面近方形,中央是一個連接窟頂的兩層方形塔柱,
高約15米。塔柱下面叫層大龕,南面雕坐佛像,西面雕倚坐佛像,
北面雕釋迎多寶對坐像,東面雕交腳彌勒像。
塔柱四面大龕兩側和窟東、南、兩三壁以及明窗兩側,
雕出33幅描寫釋迦牟尼從誕生到成道的佛傳故事浮雕。
此窟規模宏偉,雕飾富麗,技法精煉,
是雲岡石窟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個。 

第七窟,窟前建有三層木構窟檐,窟內分前後兩室。
後室正壁上層刻有菩薩坐于獅子座上。東、西、南三面壁上,
佈滿雕刻的佛龕造像,南壁門拱上的六個供養菩薩,形象優美逼真。
窟頂浮雕飛天,生動活潑,各以蓮花為中心,
盤旋飛舞,舞姿動人。 
第八窟,窟內兩側有五頭六臂乘孔雀的鳩摩羅天,
東側刻有三頭八臂騎牛的摩醯首羅天,這種雕像在雲岡極為罕見。 
第九、十窟 
兩窟為一組雙窟,九窟分前后室,前室南壁鑿成八角列柱。
后室窟門上鑿明窗。前室東西壁雕出三間仿木構建筑的佛龕,
壁面滿刻佛像、飛天。后室北壁主像是釋迦佛﹔
十窟也分前后中,后室門拱內外兩面有精雕的圖案花紋,
結構嚴謹,富於變化。 

第十一至十三窟 
三窟為組石窟。十一窟正中鑿出方柱,四面各雕上下龕。
東壁上部有北魏太和七年(公元483年)造像題記,
是研究雲岡石窟開鑿歷史的重要資料﹔
十二窟前室正面鑿成三間仿木構建筑的窟檐。
東西壁也雕出三間仿木構建筑的佛龕,
窟頂雕有伎樂天,手持排蕭、琶邑、笛、鼓等樂器﹔
十三窟南壁上層的七佛立像和東壁下層的供養天人,是這個窟中的精品。 

第十六窟 
第十六至二十窟,是雲岡石窟最早開業鑿的五個洞窟,
通稱曇曜五窟。十六窟為平面呈橢圓形。正中主像釋迦像,
13.5米,立於蓮花座上,周壁雕有千佛和佛龕。 
第十七窟 
主像是三世佛,正中為交彌勒坐像,高15.6米。
東、西兩壁各雕龕,東為坐像,西為立像。
明窗東側的北魏太和十三年(公元489年)佛龕,
是以后補刻的。 
第十八窟 
主像是三世佛,正中的身披千佛袈裟的釋迦佛,高15.5米。
東壁上部的弟子群,雕刻技法十分熟練,堪稱杰作。 
第十九窟 
主像是三世像,窟中的釋迦坐像,高16.8米,是雲岡石窟中的第二大像。
窟外東西鑿出兩個耳洞,各雕一身8米的坐像。 
第二十窟 
窟前帶大約在遼代以前已崩塌,造像完全露天。立像是三大佛,
正中的釋迦坐像,高137米,這個像面部豐滿,兩肩寬厚,
造型雄偉,氣魄渾厚,為雲岡石窟雕刻藝術的代表作。 
雲岡幾十個洞窟中以曇曜五窟開鑿最早,氣魄最為宏偉。
第五、六窟和五華洞內容豐富多採, 富麗瑰奇,是雲岡藝術的精華。

中間的斷成 說實在也看沒有懂,園區的大是無法一次走完的,
天黑了往回著小巴走,上了車咱們要趕回山西太原吃飯,
這一路約車程一個小時,剩下的就是就是明天的華嚴寺囉。

吃飽飯後,我跟地陪討論了一下明天行程的走法,
換來了明早二個小時的自由行,水啦~雖是走的很累,
但能來到此地已很不容易了,我最喜歡逛當地的市集或超市,
這樣更可以融入當地的情愫。
明天我們也將離開太原,所以今晚的休息是為了明天早上的勘查。
各位~真的累、是走到累了。休息是為了明天走更長遠的路,晚安囉!!


                                                   by虛前子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