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我們準備了簡單的換洗家當,上了車就往渡船頭走,
因為我們要到對岸(菩陀山)了。
果然是很多團,看到的泉州人吧會說台語的,
總之大陸的大嬸那蠻力是我們無法想像的,上了船也是擠擠的,
船隻的搖晃和船上的空氣讓人感到不舒服,下了船我們等著小巴來接我們,
我們的第一站是今晚的飯店,我們要先去放東西。
陰陰天下著有點大的小雨,我再往飯店旁的纜車站走,
我們的下一站是慧濟寺和法雨寺。
慧濟寺建於佛頂山上又名佛頂山寺在(又稱白華頂、菩薩頂)1983年
校國務院確定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
明時僧人慧圓創建慧濟庵至清乾隆五十八年(1783年)僧人能積擴庵為寺。
1907年僧人德化請得《大藏經》又經僧人文正大力建造,
遂成巨剎,與普濟、法雨共稱普陀山三大禪寺。
整座山頭都是觀世音菩薩的道場,下了纜車外面下著一定要穿雨衣的雨,
山路間的小路還是很多人穿梭著,寺裡還是香煙裊繞著,
一旁天下著雨人們直往那廟簷站著,但人心的虔誠還是不變,
整座寺廟還是人山人海的,平日現都這樣了那可想像
若是假日來時人不就更多了。時間的改變,多年沒來了,
此處的感覺還未改變,或許是在山頂吧。
菩薩真的慈悲,眉眼低垂著看著眾生的表情,
耳朵聽著眾生的訴苦。面對千萬眾生的祈求,真的是應驗了~
千處其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渡人舟。
沿著小路走我們再到另一寺廟~法雨寺。
法雨禪寺依山憑險,層層疊建,周圍古木參天極為幽靜。法雨寺又稱石寺,
於明朝麻城僧大智(名真融)從西蜀華鎣山來普陀禮佛見此地泉石幽勝結茅
為庵取“法海潮音”之意,題名“海潮庵”。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
朝廷賜帑與前寺(普濟寺)同時興修。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禦賜〝天花法雨〞
匾額,遂改名〝法雨禪寺〞。
這間寺廟的改變甚多,此寺廟曾是清朝康熙皇帝的最愛。
不知改變的是人心,還是這裡的氛圍。古寺裡的菩薩依然端坐在哪,
再來此的我不在像以前一樣了(叉叉跳),我帶著大道院的旗子,
在法雨寺過爐,也祈請菩薩幫忙讓正法地留住。
然後我們手掏著口袋拿著人民幣到此古香爐祈願,
當地習俗本是有點香的香爐,後被撤掉現已變成祈願爐,
有點像許願池的意思。
錢幣往爐那擲,不管~可以擲上爐邊、爐內都算,表示此願會成。
此時天空一樣下著有點大的小雨,不穿雨衣時衣服也會濕的那種,
讓我們很憂心。怕的是若再下更大雨時,怕地陪會為了安全起見,
下面的點就不走了。
後我很慎重地告訴大家不會的,今早是下這樣的雨勢已經是最大的了,
菩薩說~不會再大的,也不會再下了。請大家放心。
下了纜車已是下午了,我們走回纜車旁的賓館用餐,
用完餐後我們再續下午的寺廟參拜。
下午要走的是不肯去觀音廟,
話說這廟有一則感動人的故事~
話說五代後梁明貞二年(西元916年)的時候,因中國佛教在唐時傳去日本,
當時有很多為了求法的日本出家人,都到中國來訪道尋師,
其中有慧諤和尚,遠渡重洋,航海來到中國,一方面尋師訪道,
一方面參禮各處的佛教聖地。
有一天來到山西五臺山,朝拜大智文殊師利菩薩,遍遊五臺勝山,
有一天來到山西五臺山,朝拜大智文殊師利菩薩,遍遊五臺勝山,
參觀名勝,看見一尊觀音大士的聖像,清淨莊嚴,心羨不已。
本想向該寺當家師傅商討請回日本供養,恐怕人家不允所求,
所以他就偷偷的把這尊聖像拿走了。
慧諤和尚既然獲得這尊無上至寶的聖像,
當然不敢再在五臺山逗留下去,馬上束裝就道,
買舟東渡,預備回歸日本國去了。
當這條船開到現在浙江定海縣所屬的舟山群島,
有一名叫新羅礁的地方,突然刮起大風,接著暴雨猛下,
船再也不能前進,甚至停著不動,任憑怎樣祈禱也沒有效。
他這時自己開始靜坐思過了。他捫心自問,生平無大過,
他這時自己開始靜坐思過了。他捫心自問,生平無大過,
從來沒有做過甚麼不可告人的壞事,為甚麼今天在海洋遭阻,
進退不能呢?當他跪到菩薩像前,
忽然想起這尊菩薩是不與而取偷來的,這時他恍然大悟,
引咎自慚,恐怕這尊觀世音菩薩不想到我們日本去才顯靈。
所以,他就把觀世音菩薩請下來,很虔敬地禱告:
「大士!弟子因見菩薩聖像莊嚴,我國佛法未遍,聖像少見,
我想將菩薩聖像請回日本供奉,假使我國眾生此時無緣見您,
當從所向,弟子即就該處,建立精舍,供奉聖像」,
發了願後,頓時風平浪靜,晴空萬里,舟行至潮音洞邊,
安然停下。
那時普陀山還是一片荒島,野無人煙。
當時慧諤祖師靠舟上山,尋了大半天,
好不容易才在潮音洞不遠的山旁邊,找到一位張姓的漁翁,
經過慧諤和尚說明來意,他大為感動,
同時也歡喜得了不得,他很慷慨的向慧諤和尚說:
「師父!你們貴國的人,此時既無緣見佛,
那麼你就與菩薩一併住在我們山中,我過海去,
叫各地民眾來拜佛供養你,你不要再回日本去了。」
慧諤禪師因此不再回日本,而在山上築庵長住,
慧諤禪師因此不再回日本,而在山上築庵長住,
呼名曰「不肯去觀音院」。他就成了普陀山第一代的開山祖師了。
這就是中國普陀山開山之由來。
在不肯去觀音院後方,有一個小山洞,傳說中只要靜下心來肉眼
若可以看見靈光或菩薩法像時,表示觀音菩薩的靈氣就在前方。
再來就是梵音洞~洞半浸海會記中,縱深30米左右,
崖至洞底深約10余米。此處海岸曲折往復,怪岩峭壁,
怪石層層疊疊。洞底通海,頂有兩處縫隙,稱為天窗。
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御書"潮音洞"勒于洞壁。
梵音洞是因為海潮的關係,潮來潮往所促成音律。
只要心靜時關注那海浪的〝迴音〞卻是有一種巧妙的聲音好聽ㄟ。
觀音跳~普陀山有一處景點十分殊勝,景點名為觀音跳,
相傳這顆大石頭為觀音菩薩初開普陀山之弘法聖地,
從洛迦山一躍而至時的借力之石,又有一說法此石是菩薩眺望大海,
反觀自身,修證圓通時所踏之石,故又名“觀音眺海石”。
觀音跳的位置就位於南海觀音像旁,這顆石頭仍巔有菩薩足印沉陷石面,
殊勝非常,為來普陀山信徒必朝觀音聖蹟之一,雖說如此,
我只在這裡見到這顆石頭。
觀音跳景點對於朝聖者來說是個非常重要的地方,
為觀音菩薩從洛迦山跳往普陀山修行重要聖蹟,
從在觀音跳大石旁,有一座小寺院名為西方禪院,寺院非常小,
西方禪院原名西方庵,現也是香火鼎盛的間寺廟。
順著小路再繞道現普陀山最有名的南海觀音像,
山的高點現對我而言,真的有點畏懼,
因為腳痛真的走不上去,但還是要講一下南海觀音像,
這座大法像聽說是台灣人集資而建。
當你看到男女老少朝拜的模樣,更可感受菩薩慈悲的一種感覺。
今天一整天都是也都是上山下山的,我真無力再往上走到大士法像前,
只能在那下面的遙拜ㄚ。
吃完了晚餐,趕緊回房休息,這兩隻腳真的不聽使喚,
好像已不是我的腳。哈~累、痛、酸…睡覺。
明天一早的坐船到對岸去~洛迦山。
請各位再跟緊一點,菩薩所有的美都會呈現給大家的。
晚安囉!!
by虛前子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