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事時間只開放一三五晚上7點至10點30分。 若有任何更新,將另行公告。

2016年12月9日 星期五

-

四大名山~四

今天已是出門的第四天了,五臺山是文殊菩薩道場
以東、西、南、北、中五峰聳立,
山頂無林木壘土如台故稱五臺山。又以五巒巍然,拔乎群山,
盛夏仍不知炎暑,故別號清涼山
為古來文殊菩薩示現之道場廣受海內之信仰。

華嚴經菩薩住處品及寶藏陀羅尼經謂文殊菩薩住處為五頂
名清涼山此為文殊信仰之由來
五台為東台望海峰,又稱無恤台、常山頂。
西台掛月峰,又稱瞢□山,上有泉群山。
南台錦繡峰,又稱系舟山。
北台協鬥峰,又稱夏屋山、覆宿埵。中台即翠岩峰。
自北魏文帝遊中台,創建大孚圖靈鷲寺後即佛寺林立。極盛時,
五峰內外佛剎多達三百餘寺,迄今約存一百餘寺。


菩薩頂~傳為文殊菩薩居處故又名真容院亦稱文殊寺。
清康熙、乾隆二帝幾次朝拜五臺山在菩薩頂住宿,書匾題銘,
撰寫碑文,後即興工重建。
今天的第一個行程是五台山的菩薩頂,地陪叮嚀大家要多一件外套,
菩薩頂高度雖不高但是風很大。
但只有我一人執意只戴著帽子圍巾就上了菩薩頂。


上了菩薩頂的第一站是大鍋院,那裏面有兩口大銅鍋大銅鍋每到臘八節
寺內都會用這口大鍋煮粥分給人們吃
那也表示當時廟宇興盛時裡面的僧人眾多這也是一次所需的量,
所以才要這麼大的鍋才夠裹僧人們的腹。
喔~要好好的介紹一下山西的導遊,她真的一級棒。
講解的很細膩,又會唱曲~真的很棒。拿旗子的那位~


那第二道場屬於純密宗黃教的文殊道場,不可思議吧。
由於年代的改革而漸次的改為藏傳佛教由喇嘛來主事,
近朝的清康熙、乾隆二帝幾次朝拜五臺山在菩薩頂住宿,
主因文殊菩薩是有五智是智慧,除了在這解憂獲智外,
無非是為了一朝百姓ㄚ。


一個菩薩頂一樣的有多個殿堂所構成,清康熙以後,歷代皇帝行幸不絕,
捐資營修,滿蒙之佛教徒亦常至此巡塔,活佛亦屢次巡駐。
今住僧中分為青衣、黃衣兩派。青衣僧住大顯通寺、大塔院、金閣、
靈境等十剎。黃衣僧為喇嘛僧,住菩薩頂、金剛窟、羅侯等十大剎。
自古以來蒙古王公每歲朝山,佈施甚厚。

五臺山在我國佛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隋唐時即已名播諸方,
至今完整地保存著唐以來各代木結構建築,素有古建寶庫之稱。
在菩薩頂裡有多處都留有康熙、乾隆的墨寶或親贈的匾額,

經過百年後的今日依然掛在那讓後代的人們留念,
各位請看這石柱匾上有一個腳印傳說中是文殊菩薩留下來的,
但典故我突然忘了,等下回想到時再補給各位。


此次上山還是帶著道院所有的旗子出門,
碧梅師姐順口問了我那我們的旗子要在那過爐呢?
我回~不知,因為要走的廟宇這麼多,fu 對了我就知,
既便是上了百年古廟也要有同屬性的感覺吧。

再往下走是顯通寺時是顯密的兩通的寺廟,在五臺山臺懷鎮北側,
五臺山五大禪處之一規模較大,歷史最古。俗稱祖寺朝山禮佛者,
必先拜謁顯通寺,是一間小小的廟宇,裡面也看不師父駐守,
我的fu上來了,沒有一份刻意或作做,裡面的主神當然是文殊菩薩,
但重點供奉著是五方文殊菩薩~中間供的是中台儒童文殊、北台無垢文殊、
南台智慧文殊、東台聰明文殊、西台獅子吼文殊。文殊菩薩的座騎是~獅子。

我們一樣依循禮拜一番,既後我請裡面的師兄姐可以備齊
要過爐的東西準備在此過爐。這是在顯通寺裡旗子過爐的情形。



隨後前往〝塔院寺〞(也稱大白塔)原是顯通寺的塔院,
明代重修舍利塔時獨立為寺,改用今名。寺前有木牌坊三間,玲瓏雅致。
高大的白塔引人神往,人們把它看作五臺山的標誌。

之後前往〝萬佛閣〞當地相傳五臺山龍王威靈顯赫,不安其位,
寺廟不寧,故在此建殿祀之。
白塔原放著的是~羅睺寺裏面開花見佛的那塊木頭(蓮花瓣形)
寺廟裡為紀念這塊神木而建造的塔。
原本羅睺寺裡的開花見佛的法像是有特定的時間才開放的,
而佛像座此花瓣中 也象徵看到的人能索求隨願的意義。



而萬佛閣中的一殿千缽文殊殿的法像是文殊菩薩千佛裝扮的,
而祂的手中拿的是缽,每一缽中有一僧人,
也代表了文殊菩薩是集千人智慧於一身的。

最值得一提的是五台山的五龍王殿,相傳當初文殊菩薩為造五台平頂跟
東海龍王借一塊大石,而此大石正是東海龍王五子休息之處。
文殊菩薩化為出家人去跟海龍王借石時,
因為此石超大的~具說要搬動此石需要花費千軍萬馬的,
不要說當時的人力物力花費囉,龍王心想這石頭超大的若不借你會
讓世人認為我龍王小氣,若借你就看你要怎麼把這塊石頭搬動。
此時,文殊菩薩喬身一變就把石頭變成米粒般的大放進口袋帶走了,

而此時龍王也無可奈何,但隨之祂的小孩老五龍子回來後為之大怒,
就常常騷擾平民百姓,讓當地的人民受苦。
文殊菩薩認為這也不是辦法,之後再想一計,就常喬裝了五龍子樣子
救濟百姓,隨而百姓對五龍子感觀也改變了,
然後便在萬佛閣的一堂之處安奉供養五龍子也是百姓口中的五爺廟,
我仔細看了我們的導遊只在五爺廟才有禮拜的~聽說非常靈驗的,
有求必應喔其實當地百姓大部分都是進來此廟參拜的居多。
也就是我們這俗稱的地方神明。


而我進去五爺廟後請五爺有空來我們昊天大道院走走,而祂也答應了,
為了讓大家一睹五爺相貌,我們師姐進廟要拍照時,被當地師父拒絕,
而後我們告知了我們從台灣來的隨之作了隨喜供養才得此照的。
當然我們順著寺廟不只走的這幾間,有一些我會用相片與大家分享。

我們在每個寺廟都會有留影的,但一提的是地陪說,哎呀!
今天的天氣超好的,山西11月天難得有如此的氣候ㄚ,
我們順著牆邊的走道走,地陪還特地教我們如何留影,
各位看到沒~此時的天空是非常的藍,空氣真的很清晰,只是涼風直吹而已。



也該吃午飯了,一個早上我參拜了好多間寺廟,有些還真記不太得,
但我盡力的回想往事,也把走過之處分享給大家知。
此時地陪又說話了她說等等我們將離開菩薩頂時,
大家可以站在這把菩薩頂的全貌留下。當然囉~前輩之言大家必作的。
此時幫大家留影的就是~顧師兄。因為多日的相處她都被我們同化了。


下午的第一站~『殊像寺』裡面的主神當然也是文殊菩薩。
一寺前的般若泉曾是清朝皇帝朝山禮佛的專用聖水,
該寺創建於明代是五大禪室之一,
最出名的是殿內供奉的文殊菩薩,傳說曾顯聖於該寺當空。
措手不及的工匠順手抓來伙房裡和好的蕎麵,
所以此寺最有名的『蕎麵頭文殊菩薩』,竟按真容朔出。


另一個行程是~黛螺頂這個地方必須坐纜車進山的,
纜車是兩人座的空曠的裝扮簡單說就是簍空的。
當我進站要坐時卻覺得可愛,如果有懼高症的應該會怕吧,
低頭就可往下方看,抬頭也是一覽無遺的,寒風刺骨ㄚ。

下了纜車還走那一小段的路,但那一小段的路,卻夠讓大家驚心膽跳的,
請看有圖片為證。因為是在最山頂又是11月天,天空雖是飄著細雨,
但只要落了地就會變成冰的,地陪走的很快幫我們開啟一條路,
但我們這一群憨鴨卻是摸索著如何走如何進寺廟,
我們這群人只有宋師姐沒跟進來,我們的老媽媽周師姐也走的小心翼翼的。
進去跟出來都是讓我們很驚喜的。
                                                                                               


黛螺頂該寺建於明成化年間,相傳清帝乾隆皇屢次登五台峰頂朝拜,
終因山頂風大路險未成,於是頒旨頂螺寺住持青雲和尚。
重新打造五臺山頂的五尊文殊法像於寺殿內,
讓後人能一次朝拜文殊五法像~哪五尊呢?
中間供的是中台儒童文殊、北台無垢文殊、南台智慧文殊、
東台聰明文殊、西台獅子吼文殊。文殊菩薩的座騎是~獅子。


喔~我忘了是在哪個寺廟看到的造型也像千手觀音像一樣頭頂的是五方佛,
但其實是文殊師利菩薩,其意思就是五悲智運,菩薩慈悲的象徵。

離開了黛螺頂我們下一站是參訪中國最大的女眾佛學院普壽寺
普壽寺坐落在五臺山市台懷鎮東莊村南端,
是台懷鎮東北地區的中心地帶。這是夢參老和尚的當家的顯教佛學院,
裡面很清幽是女眾道場,面積廣大的,
聽地陪介紹說以前佛學院隔壁是消防隊的也因長老緣故願意退讓將
地奉獻出來,給長老蓋佛學院。
但我們去時聽地陪說道長老年事已高已很少對外接見賓客了。




離開了普壽寺後將進入賓館享受我們的晚餐,今天一整天地上的平均溫度都在0度上下,上了山的溫度約在零下二度左右。可見五台山的高緯度極高的。蛤~明天我們將離開五台山了,
我問了說到五個平台我們還沒去ㄚ,
此時粱董開口說~在四大名山走法裡是本來就無法走進五個平台的,
況且現11月天沒人敢開車上山的,那我再問若真再走細一點需幾天,
粱董說5天可走完,但希望我們可排夏天來,夏天來此地時天氣是涼的,
因為五台山又名清涼山,古代皇帝都是帶著嬪妃們到清涼山避暑的。
可惜ㄚ,我心目中的平台沒走到,換句話說我們還有機會再來的
那就再等等安排安囉!!

山西的糧食是~麵食類,我們地陪都很細心的為我們的餐點做很多的變化,
但實話山西麵食我們吃不來,不好吃。

粱董直說這裡窮鄉僻壤出土匪的。有些人一輩子出不了山西的,
也有幾代人家從沒出山過呢。我看你們還是吃南方菜比較適合的,
沒關係過幾天我們就會往南走的。
今晚請大家要整裝了,明天我們要離開五台往下一個城市走等等。
五台雖冷但每間飯店都有暖氣的,
地陪說咱們山西產煤的自然來此的人不會挨涼的。

可惜,這次上不了五台平頂那只有等下一次。
整束待裝的睡覺,期待明天的好天氣,再往下一個旅程。

                                                                                                    by虛前子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